如何进补看体质,饮食进补有四法
如何进补看体质,饮食进补有四法
冬天,进入老年慢性病高发期,如何有效防范,应该怎样进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入冬以后,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天气骤冷骤热,老年慢性病患者进入了疾病高发期。中风、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千万要小心,由于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极易升高,脑血管意外几率加大。那么,在冬季如何做好这些疾病的防范工作?浙江省东阳市中医院卢巧英主任中医师说,预防老年慢性病,可通过中医调理进补的方法,未病先防,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发作,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所谓“冬来进补,春来打虎”,眼下正是调理进补的最佳季节。然而中医有“虚不受补”之说,老年慢性病患者究竟该怎么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进补佳品,卢巧英指出,调理进补不能盲目进行,也不能过度进补,还需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补。
气虚类 气虚类人群多表现为体虚易感,动辄喘息,四肢酸楚,易于出汗等,这类人群可适当进补黄芪、太子参、党参、生晒参、红参、别直参、野山参等。
血虚类 血虚类人群常见表现有面色?白,唇甲发白,月经量少,记忆力下降,头晕疲乏,四肢酸楚,舌淡苔白等,可进食红枣、阿胶、花生、黑豆等。
阳虚类 阳虚类人群常见表现有怕累,手脚不温,精神不振,大便糖稀,小便清长等,可进补羊肉、狗肉、生姜、玛卡、鹿茸等。
阴虚类 阴虚类人群多表现为皮肤干燥,怕热,口燥咽干,喜冷饮,眼睛干涩,大便干燥等,可服用梨、白木耳、燕窝、沙参、麦冬、石斛、鳖甲胶、龟板胶等。
此外,痰湿、湿热体质者,如有舌苔厚腻、大便黏腻不爽表现,或在老年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不宜盲目进补。
专家提醒说,调理进补的最终目的是阴平阳秘,最终达到阴阳平衡。所以进补时要根据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进补种类、时机,切勿过度、盲目進补。
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采用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进行补益的方法可以分为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及峻补法等四种主要的进补方法。
平补法 适用于普通人保健。可以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多数的粮食、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包括粳米、玉米、扁豆、白菜、鹌鹑、猪肉、牛奶等。也可以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或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既补脾肺之气,又补脾、肺之阴;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清补法 用于祛除实证。应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也可以用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如清胃热、通利二便以加强消化吸收,推陈而致新,泻中求补。常用的清补食物以水果、蔬菜居多,包括萝卜、冬瓜、西瓜、苹果、梨、黄花菜等。
温补法 适用于阳虚或气阳亏损者。此法应用温热性食物进行补益,适合肢冷、畏寒、乏力、疲倦、小便清长而频或水肿等症者。常用的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猪肝、鳝鱼、海虾等。
峻补法 适用于急需进补之人。峻补法是应用补益作用强、显效较快的食物来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此法的应用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需做到既达到补益的目的,而又无偏差。常用的峻补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鹿胎、鹿尾、鹿肾、甲鱼、熊掌、鳟鱼、黄花鱼等。 (韩振奎、段闪闪)
本文标签:如何进补看体质,饮食进补有四法,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