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免疫性不育?免疫性不孕要如何有效预防?
什么是免疫性不育?免疫性不孕要如何有效预防?
男子自身产生抗精子免疫,不育者中约有2%~10%是由于免疫因素所引起。一般有3种情况引起免疫性不育,即男性的自体免疫、女性的抗精子循环抗体和抗精子组织抗体。生殖免疫学的研究已确证,精子对男子是个自身抗原,可引起自体抗体。男子血清中精子抗体的效价越高,则射出精子的动力越低,凝集越多,穿过宫颈黏液的能力越弱,生育力越差。
(1)精子自身免疫:可引起精子自身免疫的因素有:
①睾丸外伤或外科手术;
②睾丸、特别是前列腺和精囊的感染;
③输出管道(如附睾、输精管)梗阻;
④老年时睾丸退行性变。
这些因素均可引起精子抗体与自身免疫系统接触,T细胞致敏和产生睾丸炎。女性对精子抗原的免疫反应也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有全身反应与局部反应。报道不育妇女中最高有72%有循环精子凝集抗体,最低为10%。有报道性交后病人立即产生痛痒性红斑,唇、睑、舌和咽部水肿,继之出现严重的哮喘性呼吸困难、黏膜充血、子宫痛性痉挛,最后知觉丧失。
临床表现性交后30分钟达高峰,24小时内消退。女性生殖道对精子产生局部免疫主要部位是宫颈,子宫内膜和输卵管作用较弱,阴道作用极小。因宫颈中有足量的浆细胞,能在体内或体外分泌免疫球蛋白。性交可被视为一种反复“注入抗原”过程,受精卵及胚胎着床可被视为“移植”过程。精液(包括精子和精浆)的免疫抑制功能是保证受精作用的必要前提。
(2)精子抗原免疫:对精子抗原的自体免疫或同种免疫,至少有两种机制引起不育:
①干扰正常的精子发生过程,引起无精症或少精症;
②通过抗体对精子在正常生育中的作用产生不育影响。
(3)抗体作用:抗体又作用于如下几个环节:
①阻止精子穿过宫颈黏液,精子凝集抗体致精子凝集成簇,使精子泳动受阻。
②影响精子酶活力,抑制透明带和放射冠的分散作用。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获能后,产生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进而精卵结合。而且精子抗体主要抑制透明质酸酶活力而干扰精子分散。
③封闭顶体膜上的抗原位点(透明带识别点),抑制精子对透明带的附着与穿透,使精卵不能结合。
④研究表明,精子抗体能阻止精子卵膜融合,导致不育。
⑤影响胚胎以育。用精子主动免疫过的实验动物,可见其胚胎于植入前死亡。有精子抗体的妇女,也可见到流产或胚胎被吸引。从而可知,精子抗体可作用受精后的胚胎。
免疫性不孕在正常性生活情况下,机体对生殖过程中任一环节所产生的自发性免疫,延迟受孕两年以上,称为免疫性不孕症。免疫性不孕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免疫性不孕症是指机体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睾丸)轴任一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女性可表现为无排卵、闭经;男性可表现为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力降低。通常所指的免疫性不孕症是指狭义的,即不孕夫妇除存在抗精子免疫或抗透明带免疫外,其他方面均正常。
生殖系统的自身抗原在两性均可激发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性不孕症,如男性抗精子免疫性不育和女性抗透明带免疫不孕。精子抗原还可引起女性同种抗精子免疫反应,称为同种抗精子免疫不孕。
研究表明,抗精子抗体可致不育,在不育患者中占10%~30%。有关抗透明带抗体的研究则较少。一般认为,它可致女性不孕,但许多问题尚待证实。
免疫不孕是相对概念,是指免疫使生育力降低,暂时导致不育。不育状态能否持续取决于免疫力与生育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若免疫力强于生育力,则不孕发生,若后者强于前者则妊娠发生。不孕常有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免疫因素亦可作为不孕的惟一原因或与其他病因并存。
抗精子免疫包括抗精子体液免疫(抗精子抗体)和抗精子细胞免疫。在正常性生活中,精液介入女性生殖道类似组织移植,所激起的免疫应答可能以细胞免疫为主。目前对抗精子抗体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对细胞介导的抗精子免疫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免疫性不孕预防:
1、注意卫生清洁:医生表示,预防免疫性不孕要注意做好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注意锻炼身体:预防免疫性不孕,女性朋友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3、注意接受检查:预防免疫性不孕,女性朋友要注意接受检查,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4、注意预防感染:预防免疫性不孕,女性朋友要注意预防感染,主要是要防治生殖系统的感染,积极的治疗急性或慢性炎症,尤其应该防治性病,杜绝滥交和不洁的性生活。
由于每个患者所患疾病的病因不同,症状不同,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也有所差别,所以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本文标签:什么是免疫性不育?免疫性不孕要如何有效预防?, 免疫性不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