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
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TD)是一组主要由性行为接触或类似性行为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软下疳、传染性软疣、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其病种多,发病率高,危害大,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
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有以下几种: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念珠菌内部炎以及内部毛滴虫病等。这些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都比较弱,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离开人体后存活时间很短。如梅毒病原体离开人体1~2小时内就会死亡,用肥皂水能立即杀死它。淋球菌在低于30℃或高于36℃的温度下即不能生长,42℃的温度条件下存活仅15分钟。但内部毛滴虫在外界环境的存活力较强,它最适宜的温度是32~37℃,在低温3~5℃时,还能存活21天,但它在干燥环境中容易死亡。虽然性传播疾病可以在公共场所传染,但实际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用具等传染上性病的机会较少。
因此,性传播疾病在公共场所的预防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注意保持衣物、用具的干燥和清洁,创造不利于病原体生存的温度环境,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就能达到预防性传播疾病的目的。
1. 性病的防治方针: 诸多社会因素极大地影响着STD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因此STD的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我国《性病防治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我国对STD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仅靠卫生医疗部门是不够的,必须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法制教育,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各级政府领导下的多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的防病网络,才可能有效地控制流行。
2. 性病的预防: STD预防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保护健康人免受传染, 也就是常说的STD的初级预防;二是对STD患者及可疑患者进行追访,力争早发
现、早诊断和正确治疗,以免疾病发展到晚期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及防止进一步传染给周围健康人形成二代传染,即二级预防。
本文标签:如何预防性传播疾病?, 性病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