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耻感?什么是性罪感?
什么是性耻感?什么是性罪感?
什么是性耻感?
性耻感源于害怕因自己的性心理或性行为被人知道被周围人所厌恶和被孤立。性耻感的发展是人的社会性的一部分,它使人从众从俗。耻感的出现较罪感为早。当大人对婴幼儿的光屁股形象说:“羞!羞!羞!”时,儿童便开始萌发耻感。少男少女的性羞怯是性耻感的轻微形式,是几乎每个人从童年过渡到成熟都要经历的阶段。
性羞怯的克服意味着性心理的成熟,其表现为成人在与异过夫妻生活往中无拘无束、大大方方、合乎礼貌的行为方式。性耻感往往在社会交往中为当事人所明确感受到和认识到。此外,对性的羞耻感与性的道德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封建时代禁欲主义的性压抑教条要求人们“清心寡欲”,摒弃一切关于性的意念、情感与欲望,一旦想到“性”就是可耻的,只有为生育目的正式结婚后的性行为才是正当的。人们在这种思想偏见的长期禁锢下,普遍对性存在着羞耻感,至今仍然影响深远。
例如,一些性功能障碍或性病患者往往羞于就医与隐瞒病情。不少被坏人强奸的女性由于性耻感不肯及时报案,宁愿自吞苦水、对人隐瞒,结果不仅自己痛苦,也使罪犯逍遥法外。有些诱骗拐卖妇女的罪犯,在强迫她们卖淫之前,往往先对其奸淫,以摧毁她们的性耻感,从而任凭他们的摆布。对性耻感应“一分为二”:对不正当性行为的羞耻感有助于建立自爱、自尊、自重心理以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而对于封建糟粕成分的性耻感,由于它上述的诸种消极作用,则应予以摒弃。
什么是性罪感?
性罪感指认为自己的性心理或性行为是一种罪恶的观念和情感体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性禁忌,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性禁忌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性禁忌指某些性心理或性行为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应该受到制止或惩罚。性罪感源于性禁忌。随着个人心理的发展,社会的性禁忌为个人所接受(这是社会化的一部分),构成个人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违反禁忌可能遭受社会的严厉惩罚,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的惩罚被内在化而成为自我惩罚(自我谴责甚至自我折磨)。性罪感实质上是对自己的性心理和性行为的自我惩罚。它常被埋藏在意识的深层不为当事人所觉察。这是由于性罪感太痛苦,直刺人的良心痛处,当事人遂采取各种所谓防御机制加以掩盖、转移或歪曲。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宣传“万恶淫为首”,其中的“淫”字不仅指错误的淫乱行为,也指所有与性有关的意念、欲望、情感和思想,实际是宣扬性为万恶之首。
性罪感即渊源于历史上这种长期流传下来的思想观念,并至今仍影响深远。现在的许多家庭中,当孩子提到关于性的问题时,往往受到斥责,把这些事视为“肮脏、可耻、下流与罪过”,孩子的心灵上蒙上了性即“罪”的阴影,并在日后不断受到强化。深藏在内心或潜意识中的性罪感,可导致若干性功能障碍后果,包括心理性阳痿、性欲低下、性快感缺失,引起夫妻性生活失调等。对这类患者可通过心理分析改善调理或“性感集中训练”疗法而获得康复。
本文标签:什么是性耻感?什么是性罪感?,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